墻壁標識是一類傳統的廣告形式,上有千年歷史,依久盛不衰。早在春秋戰國時期,就會集市樓牌墻體制造的“茶”“酒”字等招牌標識。土地革命時期,偉大領袖毛主席領導的紅軍一路行軍打仗,長征一路寫有“打土豪,分田地”,以及“團結全國人民,打到蔣家王朝”的墻壁廣告,至今有些已經作為革命文物保護,新中國成立后,尤其是改革開放后,才把墻體標識廣告牌推向了極至,好多廠家由此而興隆,伴隨而強大。社會興盛到現在,在媒體紛繁繁多的情況下,為啥精明的廠商依然鐘情墻壁廣告標識,道理很容易:
1、墻體資源簡直分散縣、鄉鎮。中國的消費人口將近70%在縣鄉鎮農村,中國的市場沒有縣下面鄉鎮市場,誰能夠得與天下?
2、農村墻壁標識二十四小時全天候“頭版、直播”,天天可見。是不能拒絕的強制性媒介,其特別效果其余傳媒不可取代
3、墻體廣告臨近營業終點,為最末端的標識,群眾喜聞樂見,有些還能倒背如流,并且亦是一道靚麗的景色線。
4、墻壁廣告標牌多錢一平方?墻體標識低本錢高收益。大城市投入1個樓頂廣告牌少則10萬多則幾十萬,報紙電視價錢愈加不菲。一個背光發光字,在1個省內投入墻壁20-30萬,能夠鋪天蓋地,處處可見,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。